圆融就是和平

华藏书院知识库
< 所有主题
Print

圆融就是和平

启明

  提 要:本文就华严宇宙观中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理念出发,对人类平等、和平观念加以阐述,力图表达在同一理体背景下的诸法平等性、关联性和圆融性,进而表明“和平”不仅是种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种超越世俗利益的理念,外在的和平景像必须依托人类自身心灵的净化,只有摒弃人类自身贪婪、嗔恨、嫉妒等根本烦恼,方是解决当今世界和平问题的根本所在,并建构起“天下一家、人我一如”的和平吉祥盛况。
  
  关键词:圆融 平等 和平
  
  作者:启明
  
  Blendedness is Peace
  
  Ven. Qiming
  
  Abstract: Themed around the notion “blendedness” of the universal outlook of the Dharma Realms in Buddhism, this paper starts with nonobstruction between principle and phenomenon and then expands to cover the blended realm of nonobstructi on between phenomenon and phenomenon; it also uses the metaphor of the “Realm’s Gate of Indra’s Net” to provide a recapitulative elabor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between nations, sentient beings, sentient and nonsentient beings, thereby demonst rating that there exists an interwoven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tient beings, between nations, man and nature. All dharmas in the same background of the existence are equal, interrelated and blended in an “Indra’s Net” realm which is invisible yet functioning. However, Buddhism stresses a high unity between material (rūpa) dharmas and menta(citta) dharmas and between the human world and the physical world; “peace” is merely an extrinsic form, and what matters is the values that transcend worldly interests; extrinsic peaceful visions must depend on the purification of the human mind itself; no real world peace would be possible unless human beings could expand their mental outlook, accommodate all dissents, embrace the world, make a good affinity with others, and achieve peace and quiet in the human mind; in other words, the key to the current issue of world peace is that human must overcome and eliminate fundamental anxieties of human beings, such as greed, hatred, jealousy and ignorance, and achieve total sincerity and kindness; only in this way can extrinsic sincerity, peace and unity evolve; can a peaceful and auspicious prosperity of “the world as a family and others and I being the same” emerge; and can the universe become more harmonious and blissful. All in all, all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insatiable desire of human beings, which has led to unlimited human expansive behaviors, including wars, destructive weapons and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This unbridled greed and limited wealth have resulted in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wealth worldwide, intensifying conflict between, and frequent repetition of vicious cycles, eventually leading to invasion, hegemony, wars and other conquering actions. The holistic concept of “non obstruction between principle and phenomenon” and “non obstruction between phenomenon and phenomenon” undoubtedly has tremendous theoretical value in resolving international disputes and discrimination and purifying and enhancing people’s mind, and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world environmental, checking the expansion of desire, and bringing greater peace and equality to human beings.
  
  序言
  
  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许多新生事物应运而生,使人类快速进入信息化网络时代,这无疑对人类存有或好或坏的影响,也意味着人类将面对来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更多的危机与挑战。而“和平与发展”是现今两大中心问题,世界的和平安定已是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然而“和平”的根源还是在于人类自身心灵的净化,那么,如何提高和净化人类自身的心灵素养呢?佛教在人类精神领域有大量宝贵而精到的智慧火花,譬如华严法界缘起宇宙观思想精华就可以作为与时俱进的现代论释,对解决矛盾冲突、国际间和平共处、国家和平统一、自然与人类等课题,都具有巨大的理论潜力与优势。这里试就华严圆融理念对和平问题加以探讨。
  
  圆融理念下的和平
  
  当今已是网络科技时代,世界各国的距离越来越小,各国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都得到空前的进步和发展,交通、电脑信息等业务的发达,使世界更加紧密地联成一体,地球原先的概念在缩小,各国间的交流己超越时空的局限。随着国际社会从冷战时期进入多极化时代,越来越多的善良人士意识到安定团结、和平共处的重要性,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优界势不可挡的潮流。在这种特定时代背景下,净化和提高人类心灵境界,发扬友善慈爱、团结互助、宽容乐观等精神素养显得极其必要。
  
  至于如何净化和提高人类心灵问题,就佛教的观点而言,有情世间与器世间、色法和心法是高度统一的,心地和平即是社会和平。华严宇宙观就是沿着这种整体理念而展开,进而认为宇宙万法都是毗卢舍那佛的全休显现,“法界”具有宇宙总体、世界普遍性基础的意义,并有“随缘”和“不变”的本性,因随缘而显万物,因不变而保持自性空寂。这样,千差万别的现象世界才具有统一性,万物之间相互关联,具有无限的发展性。世界虽充满纷争和矛盾,然而对立的双方又彼此联系,互为融通,就整体上观察还是和谐地统一着。
  
  华严宇宙观有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圆融思想,就理事无碍观念而论,从事社会层面的利行工作与精神理体的结合,能体会到人类本身只是自然整体的极小部分,人类与自然整体应当和谐相处,圆融无碍,人就是自然,自然也就是人,人类应该把自然界视为自己生存不可分割的部分,善待和保护自然,在开发中保护自然,在保护自然中开发,建立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净化自然空间。这样扩展开来,达到一种“无碍”的境界,并依此最后形成整个社会、自然乃至宇宙的和平。
  
  在理事无碍基础上,进而拓展到“事事无碍”的境地,也即是将和平观念提升到另一层次。这里就事事无碍法界圆融的“因陀罗网境界门”来分析,帝释天宫的每颗天网宝珠都能映现网上其他一切珠的影像,其他一切珠中也映现此珠影像,并且光光相摄、影影相交、珠珠相含,互不妨碍,每颗宝珠都是平等的关系,彼此圆融互存,反映出一切平等互摄的微妙境界。这种平等圆融的理念在现实中极富意义,可以取消时空、一多、大小等事相差别,所有对立和矛盾都被冰消瓦解,时空互摄,成为一体的存在。之所以有这般境界,皆因纷杂万千的宇宙万法是“一心”的显现而己,如“月印万川”,理一而分殊,分殊的宇宙万法无非是一真法界理体的表现,理不可分故,因而宇宙诸法中的具体事物之间没有本质上的矛盾和冲突,各个具体事物能够互具互融,不相阻碍。
  
  譬如现实社会中的超级大国与弱小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和经济发达国家,在理上都是平等无二的,进而个体、团体、国家乃至全球,都可以超越时空,开阔心胸,容纳大千,宇宙诸法都视其为“因陀罗网”中每个组成部分,彼此之间成为休戚相关的一体,相互联系并不孤立独存,任何一颗网珠的运动都会牵引其余所有网珠的波动,每一事物都与整体关联着。再者,人类所居的世界、社会以及万事万物,都可以视同于“因陀罗网”之中的部分,大到整个宇宙,小到细菌、微尘,都离不开因陀罗网的关系网络。无论再细微的局部空间,在生态系统中都处于密切相连之中,一粒微尘虽细小,但其蕴含的意义与宇宙等量齐观,任何一片树叶都包含整棵树的全部信息,任何一个细胞都包含整个有机体的全部信息,同样宇宙间任何一物体也都含有全宇宙的信息。《华严经》云:“妙全界即是粗世界,粗世界即是妙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一世界即是不可说世界,不可说世界即是一世界;不可说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秽世界即是净世界,净世界即是秽世界。”这段经文充分展现了佛法平等、圆融的精神,冲破了彼此的分别和对峙。犹如网络时代的手机能接受遥远无量的讯息磁波,原子分裂能散发出极大的能量,一张光碟拥有全世界的信息含量,古今千万年,在史书数行间一样。这些都说明事相界的每一诸法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其他一切事物有内在的联系,一事物就蕴含着其他事物的一切能量与信息,彼此相互和谐统一,大小互遍,巨细互融,也表现宇宙原本就是一体,宇宙是自己,自己即宇宙,故有“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的说词。
  
  从这点出发,人类更应呵护一切有情生命体,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君不闻“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世间一切的纷战,都是从杀心开始,由于屠门夜半操行杀业,形成冤冤相报,继而从小范围的冲突与争斗波及到全球范围的刀兵战争,甚至会发展到核战争,毁灭整个人类。试观因陀罗网境界,便可知“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就根本的体性上谈,在形殊的背后是绝然无别的同一真心法体,《华严经》讲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每个人的自性与佛的法身平等不二,是相通的,都能显现宇宙万物。由此我们更应善待一切有情生命。反视当今美国的疯牛病,世界流行的飞禽瘟疫等各种疾病都是因屠杀无辜生命而引起。美国与喀麦隆科学家就发现非洲猎人身上带有灵长类动物体内常见的病毒,证实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多种疾病最初都是在狩猎过程中由灵长类动物传染给人类的,这些都不得不让人反省。在当今更应讴歌生命的平等,宇宙万物亲如一家,这也是在修养自身的那颗慈悲之心,更是华严“因陀罗网境界”真实而充分的展现。
  
  同样,在保持生态平衡方面也不可忽视这个道理,滥砍森林树木必将引起土地沙化、气候干旱反常等现象,进而使空气污染加剧。自然气候有许多人类并不完全了解的复杂反馈环路,打破其中某个环节,就会产生意想不到而又不愿听闻的诸如风沙水灾等坏消息。这些事实说明一件事物的生起,各种不同性质的条件与因果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牵涉,按照“因陀罗网”境界的道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动荡都会影响全世界的和平稳定。轰炸伊拉克必将引起全球性气候恶化,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就影响了整个亚洲,延伸到欧美国家;海湾战争的爆发,使得远在日本的水结晶体产生变形。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身上就记载了宇宙全部的信息,甚至其中的一个细胞的身上,也都刻画着整个宇宙。例如多国联军同时攻击伊拉克的海湾战争,就在东京湾测量自来水的波动,就发现,水中所含的水银、铅、镉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的波动值高很异常;重复进行检测,结果都完全一样。。这些都在向人们展示,世界是一体的,宇宙万事万物都必然是相互依存,互不或缺的,故而每个事物针对整体世界来说,又是互相平等,作用相当。佛教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中就蕴含着“个人即全世界,全世界即个人”的思想,世界与个人有着密切的关联。世界所有事相之间或许存在或多或少、或纵或横、或积极或消极的关涉,但只要努力发扬与弘化佛教的和平理论,对未来的和平与发展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此,我们就更应呼吁每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加强交流,彼此间大力倡导“同体大悲”精神,从根本上平等对待宇宙中一切事物,从而减少与避免彼此冲突和敌对,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佛教圆融无碍的“因陀罗网”境界能驱除存积众生内心已久的贪婪、自私心理,也能断除各自分别执着之心,这种慈悲平等的智慧更利于处理外境各种变化。
  
  这种“事事无碍”的和平观念,能使人们以全球化、宇宙化作为出发点,致力于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地拓开人类自身的心量,包容一切异己,兼备天下,广结善缘,激发内心本自的慈悲善良、真诚平等的美德,在讲究和谐时又不千篇一律,相异而又彼此不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相异则相辅相成。在处理国家和民族等关系上,虽受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教育程度、文化传统、种族差异、宗教信仰等因素制约,但在主观上应抱有容纳一切的胸怀来处理,因为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芸芸众生,在宇宙空间上都是平等不二的。套用这种“事事无碍”的和平理念,他人的苦难就是自身的苦难,全心全意为大众排忧解愁,广发菩提心救度苦难的众生。以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胸襟,发展社会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科技进步、改善自然环境等方面,达成共识。国家、地区、民族之间都本着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原则,在保持各自特殊性及必要原则的同时,更要强调彼此间的共同性、统一性和融通性,以“和而不同”的理念来观察、处理问题,不仅利于人类善待友邦和现今的海峡两岸统一,也更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不同文明之间交流融和,消解彼此间冲突与分歧,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与进步,使世界、国家、社会团体乃至个体生命等关系处于一种大圆融和大调和状态。
  
  纵观当今社会,战争和冲突不断,各国储存的核武器能使地球上所有生命在顷刻间毁灭无数次,科技的发达反而使武器杀伤力更强,给人类带来无限恐慌,这都是因为某些国家不能正确而充分地认识客观宇宙,不能把握宇宙人生的真实面目。在此背景下,佛教“事事无碍”和平观念更值得倡导,超级大国若能以整个世界乃至宇宙利益作为考虑点,多一份宽容和谅解,便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彼此间矛盾和冲突就可避免与化解,行为上消除偏颇与过激,不会动辄核导弹头、静则舆论攻势。其实,这种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的根源就在于内心的一念私心,若能克服私心贪欲,国家社会便可远离战争与死亡,达到安定统一、友好相待、圆融无碍的和平境界。
  
  在此,应特别强调的是,“和平”是种超越世俗利益的理念,最终的和平境界并非只是追求外在的和平,而是要求内心的和平,这是根本,假若内心贪欲、烦恼、恶习重重,那将比现实中的战争显得更可惧;真正的和平还应落实到内心本质上的和平,这样才能逐渐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外境现实中尽管表现相对和平,但人类自身内心贪婪、陷害、嫉妒、名利、私欲等烦恼依旧,其人生心灵轨迹依然无法提升,终将再次表现出外在的冲突战争,故而外境相对的和平是暂时的,而众生自身内心的和平才是根本。从内心上祛除贪、嗔、痴等根本烦恼,心中不存对立,宇宙就和谐;从本身内心做起,用至诚心、真诚心感化,才有可能演化出外在的真诚和平。世界将趋于和谐一体中,这也符合一切众生的利益,同时,也相当合乎佛教色法和心法统一的精神,以此便可以达到所谓“四生九有,法界平等”、“天下一家,人我一如”的和平景象。
  
  结语
  
  和平与发展一直是现今世界的两大重要问题,和平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是实现和平的出路,没有和平的环境就难以进行各种发展活动。现代科技文明所产生的问题,可归结为人类毫无止境的欲望,这种欲望引发人类无限扩张的行动,包括战争、杀伤性武器以及掠夺资源等等,这种无限的贪婪和无限的财富,构成世界范围的分配不均等现象,各国间的矛盾因此加深,恶性循环不断反复,导致侵略、霸权、战争等征服举措,而华严宇宙观中“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整体观念在解决国际间纷争和歧视、众生心灵净化提升等方面,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益于改善世界环境,阻止欲望的膨胀,使人类更趋和平与平等。
  
  1 、杨曾文:《华严宗的法界圆融思想和21世纪的文明》,载《闽南佛学》2000年第2期。
  
  2、《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卷17,台湾华严专宗学院佛学研究所,2001年4月第1版。
  
  3、 丰陈宝、丰一吟编:《护生画集·愿云禅师戒杀诗》(护生篇),京华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修罗)。
  
  4、 丰陈宝、丰一吟编:《护生画集·宋黄庭坚诗》(护生篇),京华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5 、李向平:《和合为尚——佛教和平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6、〔日〕江本胜着,猿渡静子译:《水知道答案》,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1月第1版。
  
  7、 李向平:《和合为尚——佛教和平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标签: